?體外膜肺氧合醫(yī)療器械產品分為體外膜肺氧合設備和體外膜肺氧合器具,可通過同品種臨床評價路徑開展臨床評價,即基于與已上市產品的全面對比,以及科學設計的、高質量的、可靠的臺架試驗、動物試驗,和/或一定樣本量的臨床試驗開展臨床評價。本文為大家介紹體外膜肺氧合系統同品種臨床評價要求及差異部分安全有效性證據提供,一起看正文。
體外膜肺氧合醫(yī)療器械產品分為體外膜肺氧合設備和體外膜肺氧合器具,可通過同品種臨床評價路徑開展臨床評價,即基于與已上市產品的全面對比,以及科學設計的、高質量的、可靠的臺架試驗、動物試驗,和/或一定樣本量的臨床試驗開展臨床評價。本文為大家介紹體外膜肺氧合系統同品種臨床評價要求及差異部分安全有效性證據提供,一起看正文。

體外膜肺氧合系統同品種臨床評價要求及差異部分安全有效性證據
一、同品種產品的選擇
注冊申請人通過同品種比對方式開展體外膜氧合設備和器具的臨床評價時,可選用一個或多個同品種產品進行比對,宜優(yōu)先選擇與申報產品適用范圍相同、技術特征相同或盡可能相似的產品作為同品種產品。
二、適用范圍及臨床使用相關信息的對比
ECMO設備適用范圍一般描述為:該產品在體外循環(huán)過程中提供動力及安全監(jiān)測,與兼容的一次性使用耗材聯合使用,實現肺或心肺功能輔助支持。該產品適用于急性呼吸衰竭或急性心肺功能衰竭、其他治療方法難以控制并有可預見的病情持續(xù)惡化或死亡風險的成人患者。
ECMO器具,以膜式氧合器為例,適用范圍一般描述為:該產品預期可用于6小時以上的體外循環(huán)方式進行血液的氧合及二氧化碳的排出,以支持呼吸和/或循環(huán)功能,最長可提供XX天的體外循環(huán)支持。該產品適用于急性呼吸衰竭或急性心肺功能衰竭、其他治療方法難以控制并有可預見的病情持續(xù)惡化或死亡風險的成人患者。
CPB設備適用范圍一般可參考如下描述:該產品適用于在患者體外循環(huán)手術(時間不超過6小時)中提供動力及安全監(jiān)測,與兼容的一次性使用耗材聯合使用,實現肺或心肺功能輔助支持。
CPB器具適用范圍一般可參考如下描述:適用于患者體外循環(huán)手術(時間不超過6小時)中血液的氧合和二氧化碳的排除,并調節(jié)血液溫度。靜脈貯血器系統用于收集、存儲和過濾血液。
對比申報產品和同品種產品在適用范圍以及臨床使用相關信息的相同性和差異性,建議重點考慮以下內容(包括但不限于):適用的人群(如年齡、體重)、使用環(huán)境(如醫(yī)療機構)、膜式氧合器最長可支持時間等。
三、技術特征的對比
1.基本原理
包括工作原理(如血流驅動方式等)和作用機理,膜式氧合器等器具包含涂層的還需闡明所帶涂層的作用原理。
2.結構組成
對于設備,可包括各功能模塊(如離心泵控制模塊、驅動模塊)、附件裝置(如緊急驅動裝置、手搖驅動裝置)、電源等。
對于器具,可包括膜式氧合器、泵頭、血液管路套件、預充套裝(預充袋及管路)和氣體管路等。
3.產品功能性能
此部分為便于注冊申請人理解,分拆為設備與器具分別進行表述,但相關參數的對比均指與兼容配用的設備與器具組成系統進行測試獲得的數據。
(1)體外膜肺氧合設備功能性能
按照產品具備的臨床功能,將對比項目劃分為體外循環(huán)的動力支持與控制,體循及患者狀態(tài)的監(jiān)測與報警、運行性能、其他臨床功能。
體外循環(huán)的動力支持與控制部分,需對比所具備的一是應用模式,如VV-ECMO,VA-ECMO;二是各應用模式下的泵運行模式,如轉速控制模式、流量控制模式,特殊運行模式(緊急模式、零流量模式等);三是各應用模式下的控制參數,包括轉速、流量、搏動頻率(如適用)等,說明可設置范圍、步進、誤差、默認設定值等。
運行性能一般考慮泵壓差、泵溫升(離心泵適用)等。
體循及患者狀態(tài)的監(jiān)測與報警部分,需對比申報產品與同品種產品的監(jiān)測范圍、精度,報警設置的范圍、默認值、報警類型(如視覺報警、聽覺報警)等。包括流量、轉速、壓力、溫度、氣泡檢測等。
若申報產品還包括其他臨床功能也需進行對比分析,如泵緊急驅動、網電源供電中斷保護等。
(2)體外膜肺氧合器具相關性能參數
需考慮對比氧合纖維膜面積、熱交換纖維膜面積、血流量范圍、最大額定壓力、最大水通路壓力、密合性、接頭、血液容積、氧氣傳輸效率和二氧化碳清除率、熱交換系數,涂層要求(包括涂層完整性、覆蓋率、穩(wěn)定性)等。帶有有源組件的膜式氧合器的ECMO套包,還需對比相應有源組件的性能要求。
4.軟件功能(如適用)
重點對比特殊的臨床功能(反饋調節(jié)算法、患者狀態(tài)評估算法、零流量、流量限制等)。
5.與人體接觸部分的制造材料
重點對比申報產品與同品種醫(yī)療器械氧合纖維膜、涂層材料等,若為已經上市應用的纖維膜和涂層,可予以明確。
四、差異部分的安全有效性證據
將申報產品與同品種醫(yī)療器械按照上述要求進行對比后,針對差異部分,可通過臺架試驗、動物試驗和/或臨床試驗證明申報產品的安全有效性。
1.臺架測試
一般需考慮血泵壓力流量-轉速關系曲線(H-Q Curve)檢測、氧合器不同流量跨膜壓差檢測、預充容量檢測、氣體傳輸速率、血細胞損傷、泵頭分析(包括剪切應力分布情況、泵頭產熱分析等)、膜式氧合器中空纖維膜的理化性能等測試試驗,有特殊功能的或帶有涂層的產品亦需進行相關測試驗證(如零流量模式,P1壓力限制、涂層特性等)。
2.動物試驗
通常情況下,ECMO/CPB設備或氧合器的差異部分安全有效性需考慮提供動物試驗證據。需要開展動物試驗的情形,抗凝方案的設定與實施需符合臨床公認原則,若采用單組試驗設計,需預先確定結果的接受標準及依據。ECMO膜式氧合器等宣稱的最長使用時間可在動物試驗中確認,不需基于臨床試驗結果驗證產品的最長使用時間。
(1)動物模型和數量
成人使用的CPB/ECMO系統動物試驗驗證,動物模型宜選擇大型動物,如成年綿羊;用于兒童(低體重)人群的CPB系統動物試驗驗證中需考慮采用合適的動物模型及流量等參數設置。
動物試驗可不建立病理模型,試驗動物抗凝方案的原則需與人類臨床實踐保持一致。VV-ECMO和VA-ECMO不同應用模式需分別進行動物試驗驗證。當申報產品包含膜式氧合器,不同模式下建議提供5例動物試驗研究。當申報產品不包含膜式氧合器,如僅為體外膜肺氧合設備,不同模式下動物試驗數量原則上可為3~5例。對于體外膜肺氧合設備預期可配用的已上市泵頭和/或膜式氧合器,動物試驗需具有可覆蓋性。
(2)動物試驗觀察時間點
動物試驗最長觀察時間點的設置需考慮膜式氧合器等最長使用時間,并考慮一定的安全范圍,例如,對于ECMO氧合器產品,動物試驗觀察時間可考慮為臨床使用時間上限的2倍。同時,需明確基線、中間時間點直至最長觀察時間等各觀察時間點的設置依據。
(3)評價指標
動物試驗中主要對如下方面確認,血栓形成和溶血、血流動力學穩(wěn)定性、感染、組織不良反應、器官功能障礙、血小板減少/增多、血液稀釋、血管損傷等情況,原則上評價指標設置需至少包括:
生化檢測方面:如血小板計數、纖維蛋白原水平、紅細胞壓積、血紅蛋白水平、血紅細胞計數、血漿游離血紅蛋白、C-反應蛋白等;
血流動力學穩(wěn)定性:包括平均動脈壓、中心靜脈壓、氧合器跨膜壓差;
氧合性能:氣體交換效果(O2輸送與CO2排出),動靜脈氧分壓,二氧化碳分壓;
尸檢檢查:包括血管內血塊、血栓、氣體栓塞、血管損傷、出血情況等。觀察的血管建議考慮靶血管等;觀察的組織器官一般包括腦部、肝臟、腎臟、脾臟、腸道、心臟和肺部等;還需觀察體外膜肺氧合器具(插管、泵頭、膜式氧合器、管路)是否存在血塊、血栓等;
組織病理學檢查:一般包括肺臟、 心臟、 肝臟、 腎臟和大腦等;
其他安全性指標:包括不良事件、機械故障、泄露、涂層損失等。
(4)接受標準
注冊申請人需充分論述試驗結果的臨床可接受性。生化檢測及血流動力學穩(wěn)定性等指標的接受標準,原則上可綜合考慮試驗動物基線數據和正常生理范圍等。
原則上,動物試驗不宜出現氣體栓塞(包括管路無氣泡、肺部無局部缺血等),嚴重血栓栓塞(如大于3mm3的血栓和/或可引起明顯癥狀或危及生命的栓塞),靶血管不宜出現閉塞,腦、肝、腎、脾、心、肺等觀察部位不宜出現血栓栓塞或出血,肉眼觀察下靶血管壁不宜存在損傷跡象。若出現上述情況,注冊申請人需充分論述可能的原因、與器械的相關性,以及結果的臨床可接受性。